祥鹏航空推出国内航班舱位管理、行李差异化服务新规
以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为重点,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
12月28日,记者来到刚刚投入运营的鄞州区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处置中心,看到一车车的建筑垃圾被运送进来,通过人工分拣,机器运送粉碎,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为破解建筑垃圾处置难题,鄞州区创新思路,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开启垃圾变废为宝之路。
近年来,随着全区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产生的建筑垃圾与日俱增,随意堆放在社区空地及城市道路绿地上,严重影响和破坏城市形象。建筑垃圾放哪里?怎么放?如何处置建筑垃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该处置中心分别拥有砖混建筑垃圾处理线、装修垃圾处理线、大件垃圾处理线、破碎筛分线等生产线,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砖石料机械分选、破碎筛分、轻物质筛选分离、除铁及人工分拣等工艺,把建筑垃圾还原成砂石骨料、砖砂、筛分土、废铁、轻物质(包括碎木材、塑料、纺织物等)及其他物质,再通过破碎筛分线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再生材料骨料12月28日,记者来到刚刚投入运营的鄞州区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处置中心,看到一车车的建筑垃圾被运送进来,通过人工分拣,机器运送粉碎,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该处置中心分别拥有砖混建筑垃圾处理线、装修垃圾处理线、大件垃圾处理线、破碎筛分线等生产线,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砖石料机械分选、破碎筛分、轻物质筛选分离、除铁及人工分拣等工艺,把建筑垃圾还原成砂石骨料、砖砂、筛分土、废铁、轻物质(包括碎木材、塑料、纺织物等)及其他物质,再通过破碎筛分线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再生材料骨料。
建筑垃圾放哪里?怎么放?如何处置建筑垃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该处置中心每天可处置建筑垃圾400吨,经过加工后产出的可回收物将分别出售给相应厂商。3、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持续推进锅炉综合整治。实施驻场监管制度,确保污染物稳定超低排放。5、持续做好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建筑施工扬尘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八尘共治,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和两个全覆盖。
精准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强化乡(镇)村(街)网格化监管责任,严查散乱污企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持严惩严治高压态势。
近日,廊坊市制定实施了《廊坊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围绕重污染天气应对、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运输结构调整、面源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方面的35项重点任务来展开。加强燃煤单位炉前煤质监管。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设备关停淘汰,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全年完成17批次油漆涂料、13批次胶粘剂VOCs含量限值抽测。
强化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强化物料堆场扬尘综合整治,规范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设施运行管理,对降尘量高于7吨/月平方公里或PM10不降反升的县(市、区)进行通报约谈。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开展锅炉、炉窑大气污染治理情况排查抽测,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督促整改。重点时段最大程度减轻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强化工业园区和传统产业集群整治。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其中还田利用率达到56%以上。
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和多式联运装卸及转运衔接设施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提高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其他企业推广使用铁路+新能源接驳或封闭式皮带管廊运输模式。规范在线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加强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业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常态化严禁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持续实施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加大餐饮油烟治理,深入推进市建成区及县城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单位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安装,规范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和运行,使用率达到95%以上。强化清洁能源供应保障。7、持续开展VOCs深度治理深入推进涉VOCs企业排查整治。
加快推进三河市、香河县、安次区、大城县、文安县、霸州市等传统行业污染整治提升进度,促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对全市2000余家重点涉VOCs行业企业以及4座储油库、531家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废气收集情况、排放浓度、治理设施去除效率等关键环节开展排查整治,针对帮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
严格落实《关于建立炉前煤质检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河北省2021年重点工业耗煤企业炉前煤质检测监管工作方案》要求,确保燃用煤质达到《工业和民用燃料煤》(DB13/2081-2014)工业用煤标准。2、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成果。
1、精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管控措施落实。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完成秋冬季整体及阶段性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强化载货汽车尾气排放达标整治,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格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现全市47家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全覆盖。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为基础,将全市7371家涉气企业纳入重点时段管控范围,建立重点时段减排企业清单和白名单,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科学开展应急减排,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全力完成秋冬防任务目标。加强涉VOCs重点企业全流程管控。全面组织开展升A晋B绩效升级专项行动,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对各类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未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的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依法采取生产调控或依据《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采取最严级别限产措施。
扎实落实产能产量压减淘汰。对达不到《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要求的,督促企业整改。
培育树立一批VOCs治理标杆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带动效应。完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加强与京津及周边城市及市主城区与永清县、固安县、霸州市等周边县(市)的协同防控,形成共建共享共治格局。
2021年底前,一般燃煤单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河北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排查检查。
强化供暖锅炉精准管控。4、持续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持续优化道路运输结构。对完成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的水泥、平板玻璃、陶瓷企业和燃煤电厂开展回头看,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严格落实《廊坊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禁燃禁放工作措施,实现全区域、全时段、常态化禁燃禁放。
加快推进新能源车普及,加快柴油货车淘汰治理改造,严禁已淘汰车辆在城市周边、农村等地区非法营运使用,依法依规回收拆解淘汰车辆。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
夯实应急减排清单,持续完善环境监管正面清单,积极动态调整我市纳入省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企业,对高税收低排放、战略新兴、专精特新小巨人、绿色工厂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及时纳入正面清单。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管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完成国家下达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目标,达到2021年10-12月、2022年1月、2022年2-3月三个阶段目标,2021年10月-2022年3月,廊坊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50.2微克/立方米以内,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4天以内。2021-2022年秋冬季期间秸秆垃圾等焚烧火点数同比下降10%。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